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自2023年8月7日起正式实施,對台灣出口產品的影響深遠。不過,與許多國家不同,台灣採取了「疊加」計算關稅方式,也就是在最惠國待遇(MFN)稅率基礎上,再加上20%的暫時性對等關稅。這使得部分台灣產品的稅負急劇上升,尤其是工具機和傳產,其衝擊尤為顯著。
台灣出口商品關稅大幅提高:工具機、紡織品、傳產受重擊
以工具機為例,原本的關稅稅率為4.7%,但加上對等關稅後,進口美國的稅率將上升至24.7%。此外,紡織品的關稅原本在10%到20%之間,新的關稅將提高至30%至40%。塑橡膠、農產品和自行車等傳產也受到了嚴重影響。例如,自行車的原關稅在5.5%到11%之間,現在將上升至25.5%到31%。
根據美國總統川普在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,台灣與其他多數國家一樣,對美出口商品將繼續適用最惠國待遇(MFN)關稅,但在此基礎上,再加徵對等關稅。這意味著,台灣商品實際關稅稅率將大幅高於20%。
台灣出口企業壓力倍增:工具機業最為艱困
對於台灣出口企業來說,這樣的關稅政策無疑是雙重打擊。以工具機行業為例,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段維中指出,「訂單減少、減班休息,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。」這種情況令許多企業感到無奈,並對政府的應對措施感到缺乏信心。
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也表示,美國是台灣工具機設備最大的出口市場,而如今台灣的關稅比日韓高,將嚴重削弱競爭力,台灣恐將失去美國市場的份額。程泰集團總裁楊德華坦言,台灣工具機出口到美國的關稅接近25%,相比日韓15%的關稅,台灣的價格競爭力大幅下滑,未來的市場前景相當不樂觀。
業界呼籲政府行動:談判及支持政策急需出台
為了應對這一挑戰,台灣機械公會名譽理事長柯拔希強調,政府應該積極與美國進行再談判,減少對台灣的關稅負擔。他指出,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關稅壓力,對台灣產業的打擊不可小覷,尤其在關稅和匯率的雙重壓力下,台灣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愈加艱難。
結論:台灣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總體來看
台灣出口產品的關稅負擔將大幅提高,尤其是工具機、傳產和紡織品等領域的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為了幫助這些企業度過難關,政府需要積極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,並盡早與美方展開談判,以減輕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。SEO 优化策略:标题优化:使用了包含关键词“台灣關稅”与“工具機、傳產受重擊”等的标题,明确传达文章的核心信息,吸引用户点击。关键词密度:增加了与关税、台灣出口、工具机、传产等相关的关
轉載請注明:德國黑螞蟻生精片,謝謝!
原文鏈接地址:台灣關稅20%,台灣關稅公布時間 ,台灣關稅多少 ,台灣關稅原本多少 ,美國對台灣關稅